看到这个标题的你
想必已经跃跃欲试了
(每次吞咽间隔不要超过1s哦)
你此刻正盯着手机屏幕
喉结快速上下滑动
第一次吞咽轻松完成
第二次稍显勉强
第三次开始喉咙发紧
第四次就像吞砂纸
第五次.......真咽不下去了!
你以为的bug
其实都是身体的保命玄机
我们的口腔里驻扎着三大"泉水管理局"
——腮腺、颌下腺和舌下腺
它们仨就像个ATM机
每日限量供应
大概10瓶矿泉水的生命润滑液
当我们快速连续吞咽时
基本吞个 3 次
就会明显感觉到口水 “余额不足”
没有口水,就很难吞咽
当唾液流量<0.1ml/min时,吞咽阻力增加3倍,食团通过咽喉的时间延长至正常值的5倍。
干巴巴的食物卡在食管下不来
咽喉黏膜就会产生阻力警报
引发保护性吞咽抑制
此时你的声带就会完全闭合
会厌软骨这个小盖子也受到抑制
终止吞咽
但是即使你嘴里一直有泉眼一样
源源不断的口水
也很难快速连续吞咽5次
这是因为——
每次普普通通的吞咽
都需要牵动 22 块肌肉
协同工作精密配合
甚至连到了耳朵、脖颈、头皮
所以坐飞机时
咽口水就能缓解耳内的压力
吃干巴酸奶时
脖子上的青筋会凸起
这一连串肌肉收缩舒张
每块都需要0.3~0.5s调整
软腭升起(0.1s):封闭鼻腔通道,防止奶茶从鼻孔喷出
会厌软骨翻盖(0.2s):像马桶盖一样扣住气管入口
声门紧闭(0.15s):声带完全闭合形成第二道防线
食管开门(0.35s):环咽肌松弛让食道入口张开
每次吞咽后还存在0.5 s的 “绝不应期”
为了让肌肉有时间恢复弹性和力量
在这段时间里
无论外界有怎样的刺激
吞咽反射都不会再次启动
除此之外
连续吞咽的时候
咽喉是人体最重要的十字路口
它一头连接着气管
是我们呼吸空气的必经之路
另一头连接着食管
负责将食物和液体输送到胃部
一个抽象的结构图
喘气和吃喝,一山不容二虎
都需要使用喉咙这1个通道
在吞咽时,为了确保食物不会进入气管
呼吸必须暂停 0.5~1.5s
连续快速吞咽=没有时间喘气
当连续快速吞咽 3 次以上
大脑的血氧系统就会拉响 “警报”
此时,身体会强制优先保证呼吸
限制吞咽动作继续进行
避免你因缺氧而寄
如果做不到30s内吞咽3次
或者吃饭喝水总被呛到
那很有可能是吞咽障碍
吞咽障碍在65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为30%~40%,会造成误吸、窒息、吸入性肺炎,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衰竭,甚至危及生命。
那就别看我这篇文章了
赶紧去看医生吧!
别再执着于挑战快速连续咽口水了
身体里这些严密的保护机制
是防止你成为史上首个
被自己口水呛死的倒霉蛋
毕竟在生存这件事上
身体可比我们的好奇心谨慎得多
推荐本站淘宝优惠价购买喜欢的宝贝:
本文链接:https://zblog.hqyman.cn/post/10844.html 非本站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原创文章需保留本站地址!
休息一下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