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
2025
04
21:40:14

我斥“巨资”买了一个8T移动SSD硬盘,拆开一看发现自己被当猴耍了...

在某电商平台以超低价入手了一款号称'8TB USB3.1高速移动硬盘',很好奇,为什么会这么便宜?莫非有什么猫腻?

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就下单买了一个。继上次超声波驱鼠器之后,又被坑了一次。

交易记录
交易记录

初步测试

到货之后的包装是这样的,给我的感觉是里面有一个M.2接口的SSD,转成了type-c接口可以直接插到电脑上,当做移动硬盘;

产品包装
产品包装

拆开一看,铝合金的外壳,还有type-cmicro-usb的转接头,应该是给手机的USB-OTG用的,来做移动端的扩容。

整个配件
整个配件

After A Long Time,移动硬盘估计也吃了不少亏,最近终于有空对它动手了。

插到电脑上确实识别出来了,D盘,SSD有7.62T;D盘容量

用了不少硬盘和SSD测试工具,好像都识别不了,感觉还是有猫腻,不过这个工具fio,好像没啥问题;

下载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axboe/fio/releases

顺序读测试(1MB块,队列深度8,持续30秒)

fio --name=seq_read --filename=D:\testfile --rw=read --bs=1M --size=1G --iodepth=8 --runtime=30 --time_based --direct=1 --ioengine=windowsaio --group_reporting

输出结果
输出结果

随机写测试(4K块,队列深度32)


fio --name=rand_write --filename=D:\testfile --rw=randwrite --bs=4k --size=1G --iodepth=32 --runtime=30 --time_based --direct=1 --ioengine=windowsaio --group_reporting

输出结果
输出结果

再直观一点,直接往上面拷贝一个文件,和往我的NAS上拷贝一个文件,这差距很明显;

复制同一个文件的速度对比
复制同一个文件的速度对比

很明显,还是有猫腻,不拆不行咯;

暴力拆解

这个铝壳看着还是挺精致的感觉,不知道成本是多少,直接暴力拆下了,屁股后面的卡扣;

先拆底座
先拆底座

前面type-c的地方有一个小孔,轻轻一撬,和抽屉一样拆出来了;

前面抽拉
前面抽拉

完全拉出来的时候,直接人麻了,哪来的SSD?哪来的M.2,这就是一张内存卡啊!!!

惊人的真相
惊人的真相

内部结构

内部结构很简单,一个type-c接口,一颗AAC7的芯片,估计是一颗5V转3.3V的LDO,还有一颗QFN-24的芯片,具体身份不明,上面的丝印是B33119...图片

后面还有一颗SD卡,上面贴着made in china的贴纸,wtf,有点讽刺;

SD卡
SD卡

把SD卡拔下来之后,发现上面已经没有任何的信息,也不清楚具体大多的容量;

无名SD卡
无名SD卡

追本溯源

有必要一探究竟了,打算用读卡器插到电脑上再重新测试一遍,看看是什么个情况?SD卡不可能有8T的容量,可能只有8G也说不定。

插到电脑上之后SD卡
插到电脑上之后SD卡

插到电脑上发现,居然还多送了我40.8G的容量。

那么问题来了?为什么40G的SD卡,能被识别成8T的容量?

估计问题就出在那颗丝印B33119...的芯片,可能的几种情况

  • 主控芯片(USB转接板上的小芯片)被刷入特殊固件
  • 当电脑通过USB协议询问"你的容量是多少?"时,芯片直接回复"8TB"
  • 将存储空间格式化为exFAT/FAT32时,芯片会虚构逻辑扇区数量

如何避免

测试随机写入(无法缓存掩盖)

$ fio --name=test --ioengine=libaio --rw=randwrite --bs=4k --size=64G --runtime=60
  • 真实SSD结果:IOPS > 10,000
  • 扩容盘结果:IOPS < 100 (暴露出闪存介质性能低下)

H2testw工具(Windows专杀工具)

全盘写入随机数据并回读校验 可能返回的结果:

警告:仅找到48.8 GB可用空间中的32.5 GB
已写入:78.5 GB(宣称容量8000 GB的0.98%)
数据校验错误:12784个扇区

芯片信息检测

使用ChipGenius等工具读取主控芯片型号,若显示"默认USB大容量存储设备"而非具体型号,必是扩容盘。

总结

虽然很曹丹,但是大家最后在买类似的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甄别,不要轻易上当受骗,一定不要买3无的产品,另外为什么容易上当? 我总结了有几点:

  • 普通用户很少会一次性写入超过50GB数据测试;
  • 很多用户看到识别相应的容量就认为没什么问题;




推荐本站淘宝优惠价购买喜欢的宝贝:

image.png

本文链接:https://zblog.hqyman.cn/post/10795.html 非本站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原创文章需保留本站地址!

分享到:
打赏





休息一下~~


« 上一篇 下一篇 »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请先 登录 再评论,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

您的IP地址是: